“后悔没听劝告”,英年早逝,一个故事告诉你先辨体质有多重要

时间:2019-12-23 作者:中国洛都网

引子:没有人因为重视养生而倾家荡产,太多人却因为失去健康而“人财两空”。

“后悔没听劝告”,英年早逝,一个故事告诉你先辨体质有多重要 

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:

一日,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和朋友在洛阳聚会,当时著名的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王粲也在座。闲谈中,张仲景辨出王粲将有大病临身,诚恳地对王粲:“你身体有病已经很长时间了,须服五石汤才能治好。如若不医治,40岁时眉毛脱落,半年后生命垂危”王粲年轻气盛,不以为然。但出于礼貌,还是将张仲景开的五石汤药方收下,表示会按方服药。之后,张仲景巧遇王粲问:“五石汤是否服了”王粲搪塞说服了。20年后,王粲先后写出《七哀诗》、《登楼赋》等脍炙人口的佳作。但他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,先卧床不起,后眉毛全部脱落,访遍名医,众药无果,半年后驾鹤归西。


    很多人听过类似的典故,觉得过分神话大多一笑而过。世界之大,道法万千,我们没听说的不代表这个事物不存在。

同是东汉时期,一天一人问华佗,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?华佗说,大哥的医术最高明,其次二哥,最不济的是自己。

提问者不禁唏嘘道:天下皆知你医术最有名,最高超,何须如此谦虚。华佗却道:大哥治病于病症未显,病未显不知危;二哥治病于病症初显,病初显不谓重,以为寻常;我治病于病症最严重时,虽危且重,却病因全现。世人误以为我医术更高超,不过是病因已现,有症好寻罢了。

病症显遇良医,为幸。病症未显,先养先医避其发,亦为幸。

那未病如何得知?如何得治?其实,我们的中医早已给出了答案!

“后悔没听劝告”,英年早逝,一个故事告诉你先辨体质有多重要 

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》将人体体质进行细分,即人出生起,受到天地五运六气影响会形成先天寒、热体质(也称之为阴阳体质),且先天体质特征将伴随人的一生!

世间万物讲究平衡,寒热平衡、阴阳平衡,不平衡就易出现问题,人体健康也同理。人体先天体质就是未病的源头,体质表现严重的直接表现病症,不严重的病症隐藏为未病。当然,先天形成体质不是说不能改变,可以通过后天方法进行调理。

明代药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记载了1892种药物,食物就占了500多种;历代各类综合性著作中,也多有药食同源的记载,许多本草中所介绍的药物,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天然食物。

食物和药物同属于天然产品,性能却相通,食物入口等于药物治病,且食物中以水谷为主,比之药物更加天然自然,无副作用,所以根据人体体质,以“食”治未病,更科学安全。反之,寒性体质的人吃寒凉食物是雪上加霜,热性体质的人吃温热食物是火上浇油,长期吃不对体质的食物会让我们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乱,进而百病生。

“后悔没听劝告”,英年早逝,一个故事告诉你先辨体质有多重要 

在中医里,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得知一个人的体质,得知一个人隐藏未病。下面的测试也可以助你辨别自己的体质,体质清楚,才能健康调理,科学养生,积极防未病。大家快来测试下自己是什么体质吧~

“后悔没听劝告”,英年早逝,一个故事告诉你先辨体质有多重要

声明:转载上述内容属于广告或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负。

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:lpp1991@vip.qq.com 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